鎮流器(ballast resistor)是日光燈上起限流作用和產生瞬間高壓的設備,它是在硅鋼制作的鐵芯上纏漆包線制作而成,這樣的帶鐵芯的線圈,在瞬間開/關上電時,就會自感產生高壓,加在日光燈管的兩端的電極(燈絲)上。
這個動作是交替進行的,當啟輝器(跳泡)閉合時,燈管的燈絲通過鎮流器限流導通發熱;當啟輝器開路時,鎮流器就會自感產生高壓加在燈管的兩端燈絲上,燈絲發射電子轟擊管壁的螢光粉發光,啟輝器反復幾次通斷,就會反復幾次這樣的動作,從而打通燈管。
當燈管正常發光時,內阻變小,啟輝器就始終保持開路狀態,這樣電流就穩定的通過燈管、鎮流器工作了,使燈管正常發光。
由于鎮流器在日光燈工作時,始終有電流通過,所以容易產生振動,并且會發熱,所以有鎮流器的日光燈,特別是鎮流器質量不好時,會產生很大的聲音,用的時間長了,還容易燒毀。鎮流器分電子鎮流器和電感鎮流器。
20世紀70年代出現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機,節約能源的緊迫感使許多公司致力于節能光源和熒光燈電子鎮流器的研究,隨著半導體技術飛速發展,各種高反壓功率開關器件不斷涌現,為電子鎮流器的開發提供了條件,70年代末,國外廠家推出了第一代電子鎮流器,是照明上的一項重大的創新。
由于它具有節能等許多優點,引起了世界的極大關注和興趣,認為是取代電感鎮流器的理想產品,隨后一些較有名的企業都投入了相當的人力、物力來進行更高一級的研究與開發。
由于微電子技術突飛猛進,促進了電子鎮流器向高性能高可靠性方向發展,許多半導體公司推出了專用功率開關器件和控制集成電路的系列產品,1984年,西門子公司開發出了TPA4812等有源功率因數校正電器IC,功率因數達到0.99。
隨后一些公司相繼推出集成電子鎮流器,89年芬蘭赫爾瓦利公司又成功推出可調光單片集成電路電子鎮流器,電子鎮流器已在世界特別是發達國家全國推廣應用。